
又是一年的“520”。除了鲜花和红包,很多情侣希望给对方增加一份切实的保障,共同抵御生活中的风险。
澎湃新闻梳理各种保险产品发现,目前夫妻间常见的保险形式有两种:夫妻相互保险和夫妻共同保险。
夫妻互保,简单来说就是夫妻双方都成为对方保单的投保人,常见于重疾保险。重疾险由被保险人免除,即被保险人患病后,剩余保费不必再交。夫妻相互保险中,夫妻双方需要为双方购买附加险豁免。如果夫妻一方被确诊患有疾病,双方剩余保费无需再次缴纳。
这样的安排在一方是养家糊口的人,另一方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尤其有效,可以在家庭养家糊口的人因病失去收入时,保护另一方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得不到保障。
豁免的本质是减少重疾险。一旦被保险人生病或身故,保险公司会赔偿一笔钱,恰好是保单的剩余保费。因此,被保险人的免责需要额外的保费和保险公司的健康告知。
以网络名人中的一款重疾险为例。一份相互保额30万元、缴费30年的重疾险,在加上被保险人的豁免后,保费会比夫妻双方增加300元。明亚保险经纪人常颖向界面新闻透露,由于被保险人的免责可能涉及几十万的赔偿金额,很多保险公司在核保过程中对健康状况的要求非常严格,被保险人的免责责任可能会占用被保险人的免责金额。
除了夫妻互保,寿险中还有夫妻互保,即只要夫妻任何一方购买了该保险产品,双方都可以得到保障。
以一份定期寿险为例。夫妻双方因同一事故身故或全残的,可赔付4倍保额。如果一方配偶提出索赔,另一方配偶的保障继续有效,后续保费不用交。与夫妻相互保险不同,寿险中夫妻共同保险的总保费与夫妻单独保险相同甚至更低,但保障会更多。
医疗保险也是共保,免赔额是一个家庭分摊的。比如免赔额1万。如果一个家庭在外面吃饭时因为食物中毒总共消费2万元,超出的1万元可以报销。医保共保的存在降低了报销门槛。
但是,保单并不能保证爱情的永久,夫妻感情深厚时做出的共同抵御风险的安排,也会在感情出现裂痕后带来一定的隐患。
虽然之前购买的保单在夫妻离婚后不会失效,但会因为被保险人身份的改变而造成受益人的问题。
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宇燕告诉界面新闻,如果在夫妻相互保险的保单中指定“配偶XXX”为受益人,这种指定会因离婚后身份的改变而失效,保单视为无指定受益人。如果理赔,保险金将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,在被保险人死亡时的第一法定继承人之间分配,即父母、现配偶和子女。
另外,如果夫妻感情破裂,原投保人不同意继续缴费或者更换投保人,最终保单会因为欠费而失效。因此,如果夫妻双方决定不再共同生活,建议双方协商一致变更被保险人,同时将缴费义务转移给新的被保险人。